2025-09-0435
在銅鉬冶煉行業,污酸提錸一直是兩難的命題:傳統萃取工藝曾因“能分離”勉強立足,但低效率、高成本的短板,讓不少企業陷入“治污賠錢”的循環,而科海思錸回收工藝的突破,打破了這一困局——從技術底層到落地實效,突破“效率、成本、環保”三大維度。
從“粗放分離”到“精準捕獲”
傳統萃取工藝的先天不足,本質是粗放分離邏輯無法適配復雜污酸環境。其核心依賴“溶劑溶解+多輪提純”:向含錸污酸中加入磷酸三丁酯(TBP)等萃取劑后,需反復調節pH值、攪拌混合,讓錸離子形成不穩定絡合物,再經多輪反萃除雜。
但實際應用中,這種方式對銅、砷等干擾離子選擇性極差,單輪萃取率不足80%,且萃取劑易揮發,導致出現“提錸不徹底、雜質難除凈”問題,拖慢生產節奏。
科海思則以“精準捕獲”重構提錸邏輯。其核心的RCX-5143特種樹脂,通過表面復合胺基官能團構建“ReO??專屬通道”——即便在pH 1-2的強酸污酸中,仍能精準鎖定錸離子,對銅、砷的吸附率低于3% 。
整個流程無需反復調節pH,僅通過“吸附-解吸”兩步即可完成錸的高效富集,從原理上規避了傳統工藝的粗放性,實現靶向提錸的技術突破。
效率、成本、環保三重突破
傳統技術的局限,最終都會轉化為企業的經營壓力,而科海思錸回收工藝的優勢,則直接落地為可量化的降本增效成果。
1.回收效率從“反復循環”到“一步達標”
傳統萃取工藝單次萃取率僅75%~80%,需經3次循環才能提升回收率,且總回收率難超90% ,后續還需額外投入濃縮設備,拉長生產周期。
科海思錸回收工藝單柱吸附率即達92% ,經多柱串聯后總吸附率超99% ,無需額外濃縮即可直接滿足結晶工藝要求,不僅資源利用率翻倍,更省去多道工序的時間與人力成本。
2.運營成本從“持續投入”到“大幅壓降”
傳統工藝的耗材黑洞是成本重負,萃取劑年損耗量大,加上調節pH的大量酸堿、設備腐蝕導致的頻繁維護,單廠年運維成本常達數百萬元。
科海思錸回收工藝則憑借樹脂的長壽命優勢實現成本逆轉,樹脂循環壽命超500次,年補充量不足5%,同時僅需低濃度氨水解吸,藥劑消耗少,配套設備采用耐腐蝕材質,綜合運營成本大幅降低。
3.環保性能從“被動合規”到“主動增值”
傳統萃取的污染硬傷曾讓企業頻頻碰壁,萃取劑揮發產生的VOCs遠超環保限值,需額外投入數百萬元建設廢氣處理裝置;含萃取劑的廢料屬于危廢,處置成本高達數千元/噸,且存在環境處罰風險。
科海思錸回收工藝則實現“全流程環保”,全程無揮發性藥劑,無需額外處理;僅產生少量再生廢液,可直接回用于制酸系統,危廢量降至零;處理后廢水錸殘留極低,COD指標滿足回用要求,直接接入生產系統循環。
落地案例:助力河南某銅冶煉廠實現扭虧為盈
河南某大型銅冶煉廠,采用傳統工藝時,錸回收率僅80%左右,還曾因萃取劑泄漏導致周邊水體COD超標,不僅受到環保處罰,后續改造環保設施又投入幾百萬元,陷入治污越虧的困境。
2021 年,該廠引入科海思錸回收工藝后,錸回收率躍升至 99%,每年多回收的錸資源直接新增產值超千萬元,總體年產值達到13億元;同時,科海思錸回收工藝幾乎不產生危廢,省去了高額的危廢處置成本,廢水回用于制酸系統,每年節省水費超百萬元,項目投資回收期僅 14 個月,扭轉治污賠錢的局面。
從“技術突破”到“生態共贏”
傳統萃取工藝的局限,本質是“粗放分離”邏輯與行業“合規+盈利”需求的脫節;而科海思錸回收工藝的核心價值,在于通過“精準捕獲”的創新,讓效率、成本、環保三者從互相制約變為協同增值。
如今,科海思錸回收工藝已成為國內十余家大型銅鉬冶煉企業(含多家上市公司)的首選方案,不僅推動污酸提錸行業的技術升級,更幫助冶煉企業將環保投入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動能。
了解水處理工藝或相關案例
請掃描下方二維碼
技術熱線:400-838-81514